市民在干净整洁的南湖公园内文明游园。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工程,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途径。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推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促进城市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打造城市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家庭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花”开满春城
年轻人在环境优美的公园内练习滑板。
行走在南关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整洁的街道和充满艺术感的景观小品;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走上街头分发宣传册,向市民传递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绿色环保理念;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宣传教育活动氛围浓厚;群众积极践行文明出行、文明养犬、文明餐桌行动,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文明城市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近年来,南关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在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下功夫,让老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欧亚三环购物中心,指引地标十分醒目,为市民提供了良好购物体验。购物中心还设有母婴室,既解决了母乳喂养的空间难题,又保护了个人隐私。母婴室人性化的贴心设计,不仅得到了市民的肯定,还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特别是妈妈们一致点赞。在南关区,诸如此类的公共场所设置不胜枚举,细微之处彰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诠释着城市的温度。
为切实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落细,南关区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上下联动、协同作战,共同向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和成果全面发力。目前,南关区已成立7个创城督导组,开展18项专项督导和4项专项整治行动,对创城点位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对点”指导解决。同时,南关区通过查漏补缺、完善细节,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南关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只是长春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春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宽城区南广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店铺门前、广场上的方砖重新铺设了,倾斜的灯杆和石墩扶正了,凌乱的架空线缆规整了……此为街道修复“城市伤痕”取得的丰硕成果。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2022年,南广街道深入贯彻“着眼小缺口,落实大服务”要求,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修复“城市伤痕”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突破口,抓实抓细,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共排查“城市伤痕”293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拍照留痕,统计上报汇总,建立台账,针对问题制订详细修复计划。为保障工程质量,相关人员实时跟踪查看“城市伤痕”施工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看着曾经破损的路面被重新修补,居民满意地说:“街道为我们把路面方砖修好了,以后出行更方便了。”截至2022年年底,南广街道修复“城市伤痕”293处,修复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此外,南广街道还把“城市伤痕”修复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加大整治力度,组织驻街单位和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三长”机制作用,提升居民“修复‘城市伤痕’人人参与,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意识,共同建设和维护好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努力为居民打造更优良的出行环境,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走进长春德苑主题公园,亭廊、楹联、石碑等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科学融入园林景观中;排列在“尚德大道”上的十二尊柱石,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主题词;百米书法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艺术展现……
让城市根植于文明之上,让文明流淌于城市之间。文明,正悄无声息地“装扮”着长春这座魅力之城。市民在常来、常乐、常享的过程中,感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感受着道德文化的熏陶,感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
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价值追求。近年来,长春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使之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立足具象化、形象化,在全市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街路、主题社区等宣传教育阵地,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立足大众化、普及化,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站上讲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巡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认知认同;坚持从娃娃抓起,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覆盖全市1535所中小学、100余万名中小学生。
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怀为民之心,才能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长春市将坚定不移把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利民惠民上,让人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最大受益者。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 创建文明家庭
文明家风代代传
对家中的每一位老人热情周到、悉心照料……在朝阳区乐山镇莲花村东莲屯,村民王丽华的孝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和公婆,还担负起照顾单身亲属晚年生活的重担。多年来,她的家庭用爱弹奏了一曲动人的敬老爱老之歌,成为村里的佳话。
王丽华的大爷、二大爷身体和精神上均患有疾病。两位老人膝下无儿无女,王丽华便主动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经常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王丽华发现后便一遍遍寻找,找到老人后,她每次都迅速上前紧紧抓住老人的手,没有一句怨言和训斥。
王丽华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为人子女的根本,也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其不到十岁的儿子每天放学后都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王丽华一家人在用真情真爱呵护彼此的同时,也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心和孝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澳门太阳集团2007773官网。长春市文明家庭先进典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贡献了榜样力量。
“妈,您下楼慢点,别摔着”“在附近转转,别走太远”“有事就打车,别舍不得花钱”……类似的话,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务科科员王金香每天都在重复。她多年如一日,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和患有重度糖尿病的干妈,坚持看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用孝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王金香的妈妈膝盖做过多次手术,只能勉强短距离行走。老人每次住院治疗,王金香都把纸巾随时备在口袋里,及时擦掉母亲身上的污物,定时为母亲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裤,安抚母亲的情绪,并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70多岁的耿大娘是王金香的干妈,无儿无女,平日生活起居全靠王金香照顾。2017年,耿大娘因病住院,王金香每天下班后准时来到病床前嘘寒问暖、端茶喂饭。老人因为年纪大,再加上不适应新环境,总是失眠,王金香就每天两头跑,安顿好妈妈和孩子后,立即赶到医院给干妈泡脚、按摩、读报纸,转移老人注意力,等老人睡着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在照顾两位老人之余,王金香每年重阳节还会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为老人讲解各类老年疾病的预防和科学养生方法。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我会尽力关心、关爱身边的老年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王金香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她用平凡小事诠释着“孝”的真谛和“爱”的责任。
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过程中,长春市始终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文明家庭。他们或孝亲敬老、传承孝道,或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或睦邻友善、尚德尚廉……这些优秀家庭如一座座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风向标,指引凝聚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随着长春市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良好家风将不断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为全市汇聚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