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李广教授解读《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2》。 郭佳 摄
中新网长春4月15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2》15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发布。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认为,该报告形成了扎根本土、面向现实、指向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领域理论成果,为国家未来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参考与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是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推出的系列研究报告,以研究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每年推出一个主题研究,迄今已经连续发布三年。此次发布的长达60余万字的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李广教授、柳海民教授、梁红梅教授等撰写,重点聚焦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审视与面临挑战,并给出调适策略。
吉林市一小学正在上实验课。(资料图) 石洪宇 摄
该报告调查样本为全国31个省区市的51381名中小学教师。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双减”政策走深走实,全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具体表现为工作时间分配趋于合理、工作内容回归教学工作、工作投入状态积极专注及工作激励保障逐步完善。
该报告同时指出,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工作强度总体水平较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经常被要求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近一半的教师自我感知工作强度一直比较大。工作强度维度失衡,如空间区域不均衡,东部地区教师工作强度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教师工作强度次之,中部地区教师工作强度相对适中等。
该报告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发展趋势呈抛物线变化,教龄在20年前后攀至顶峰,表现为中青年教师普遍比较疲劳、工作结构隐性投入高、身体症状被“常态”忽视、教师专业角色泛化等。
针对问题与挑战,该报告从国家专业标准制定、-澳门太阳集团2007773官网文化自主构建、教师主体积极应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议。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表示,该报告对回应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升基础教育区域质量和培育教育家型教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充分彰显了东北师范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特色。
另悉,此次发布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2》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项目“教师教育政策文献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