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拼开局”见成效 前两月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指标显现积极变化,反映出力拼开局的中国经济正企稳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用“如期复苏”形容当下的中国经济。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1-2月中国各项指标较去年12月份全面好转。
例如,在去年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生产端,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结束了自上年四季度以来的逐月回落态势。同期,中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对比去年12月份实现由降转增。
需求方面,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作用下,1-2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恢复。
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物价等指标也总体平稳。1-2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与多个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
一系列积极变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2月份,具备经济先行指标意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PMI)回升至52.6%,达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小型企业PMI更自2021年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这些情况都表明企业活力、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中国经济“拼开局”成效已有所显现,但分析人士提醒,不仅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当前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也依然存在,中国稳定经济增长还需要付出努力。
外需形势有变是中国需要直面的一大不确定性。今年全球经济前景遭到各大机构看衰,这不可避免对中国外贸造成一定影响。1-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
付凌晖表示,尽管面临很大压力,但中国外贸促稳提质有不少有利条件。他举例说,前几年,受疫情冲击影响,防疫物资、消费电子产品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中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调整能力比较强,很快调整产能,适应了外部需求变化,带动了外贸高增长。
此外,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效果不断显现。1-2月份,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1%,其中出口增长15.2%,有利于外贸稳定。
稳就业亦是今年中国经济的必答题。尽管总体形势稳定,但2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
付凌晖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春节过后人们有调换工作的需求。今年一二月份之间失业率的变化,和历史相比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小。
而在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今年中国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加码到1200万人左右,为历年最高。温彬认为,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稳就业仍有支撑:一是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后,服务业将持续恢复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是虽然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但平台经济、房地产发展等领域获政策支持后,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总体来看,温彬预计,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市场信心逐渐提升,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