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星期五)14时,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介绍全省防汛工作有关情况。
文字直播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22年7月8日14时召开全省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气象局副局长叶青,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孙廷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王胜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忠和,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树宝介绍吉林省防汛工作的有关情况。
陈雨点:
各位记者: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吉林省主汛期提前到来,6月份以来经历4次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科学有效应对雨情、防范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各部门尽职尽责,高度警觉,提前布防,严阵以待,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做好平时排险,雨前避险,雨中抢险,雨后救险等各项工作,目前全省防汛形势总体平稳。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气象局副局长叶青先生,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孙廷东先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王胜孝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先生,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忠和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树宝先生,为大家介绍吉林省防汛工作的有关情况。
下面,首先请省气象局副局长叶青先生介绍全省主汛期气象形势预测情况。
叶青:
我介绍一下今年入汛以来天气气候特点和主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一、入汛以来天气气候特点
入汛以来,吉林省天气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入汛早。按照气象监测数据和相关评估标准来看,从6月4日开始,吉林省就进入降水集中期,较常年早了14天;二是降水多。截至今天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已达260.6毫米,较常年多98.4%,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多雨第1位。20个市县降水量较常年多1倍以上,其中四平、梅河口等6县市较常年多2倍。共出现4次较大范围明显降水天气过程。三是极端性强。累计18县市出现暴雨,数量突破历史同期记录。局地极端强降水频发,6月24日大安联合乡出现269.7毫米强降水,6月29日柳河孤山子镇高台村出现222.2毫米强降水,7月7日九台出现139.7毫米强降水,突破该站日雨量极值;洮南市局地出现12级瞬时大风(35.1米/秒),多地出现冰雹。
受减弱热带低压“暹芭”残余环流北上与西风带高空槽影响,6日早晨开始,吉林省出现入汛以来第4场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今天(8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41.5毫米,强降雨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辽源、长春、四平、吉林等地平均降雨量均超过50毫米。从全省气象观测站来看,过程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有130个站,50~99.9毫米的有325站,25~49.9毫米的有421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九台土们岭镇二道沟村,达203.3毫米,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48.3毫米,出现在九台其塔木镇北山村。
今天本次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预计今天明天全省主要以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为主。
二、主汛期气候趋势分析预测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主汛期(7-8月)全省气温略高,降水与常年相接近,但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平均气温为23℃左右,比常年同期略高;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60~31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接近。其中7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3~24℃,比常年同期略高,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0~180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多,通化、白山地区比常年偏多2~3成,其他地区偏多1成左右;8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左右,比常年同期略高,平均降水量为110~130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少,西部地区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东部地区较常年偏多1成左右。可能有2个左右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吉林省。
主汛期出现区域性暴雨、雷雨大风和局地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易引发江河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灾害;中西部有阶段性高温少雨时段,可能出现干旱。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后期气候趋势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滚动订正预报结论,全力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陈雨点:
下面,请省应急厅副厅长孙廷东先生介绍全省防汛工作情况。
孙廷东:
下面,我通报一下全省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入汛以来,吉林省降雨频繁、强对流频发、暴雨冰雹大风多相态叠加。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应急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防极端、防突发、防叠加,督促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作战。目前全省防汛形势总体平稳。具体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压实各方责任。针对去年汛后排查出的江河水库、城乡内涝等8类502处风险隐患,下发57份督办单,要求“一险一策”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实地督导、约谈提醒,目前已整改销号443处,短期内无法整改的59处已全部落实临时度汛措施。下发全省防汛抗旱指导意见,明确9项32条措施。建立6项工作清单,组织落实省市县乡四级行政责任人、江河责任人、水库责任人、山洪灾害责任人、独居特殊群体“一对一”包保责任人、巡堤查险责任人共18391人。采取平时检查、战时调度、重大问题约谈通报等方式,推动各级各项责任全部到岗到人。进一步细化实化39个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推动57个城市组建了城防指,有效促进了城市内涝防范工作。指导各地落实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五包”机制,提升了应急指挥、协调联动和集成作战能力。
二是完善联动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联动会商机制,针对每次降雨过程,省防办都牵头组织气象、应急、水利、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密会商、滚动会商。为应对每次降雨过程,省级和45个市县分别启动过四级或三级应急响应。省防指下发了关于补充《吉林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通知,当气象、水利部门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时,经会商研判,符合条件的分别对应启动四级、三级、二级防汛应急响应。
三是加强督导指挥调度。针对每场过程,坚持“跟着云图监测、跟着雨情调度、跟着险情指挥”,小时降雨30毫米调度到乡镇、累计降雨50毫米调度到县区。入汛以来,我们针对重大降雨过程,及时安排部署,并有针对性作出风险提示,派出专家组、工作组指导各地做好应对。建立了应急预警信息手机公益短信发布机制,对重大降雨过程通过三大运营商全网发送手机短信进行提示。
四是做好抢险救灾准备。按照专业化、机械化、协作化要求,督促指导各地组建抢险救援队伍1027支,落实大型机械设备1.4万台套,储备4类160种价值1.68亿元的防汛抢险物资。入汛以来,全省累计出动人员1.95万人次、工程车辆5345辆次、抢险机械设备2268台套,消除各类风险隐患3467处,保证了度汛安全。全省储备救灾帐篷、折叠床、棉大衣、棉被、棉褥等救灾物资,可保证约13万受灾群众需求。
五是超前落实避险措施。督促各地落实山洪灾害易发区“十户联防”、城乡社区“三长制”、独居特殊群体“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对全省1742个山洪灾害村,按照案例化、实战化要求,全部完成了转移演练,并采取夜间不打招呼方式,随机模拟演练,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宣传动画、警示视频、专题报道、图片新闻、融媒直播推送科普知识,有效增强了群众避险自救意识。
下一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过,牢牢守住不死人、少伤人、减损失的工作目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压实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领导责任,推动防御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部门监管责任向一线压实,水工程管护责任向塘坝拓展,坚决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进一步强化会商研判。根据汛情发展,精准会商、靶向研判,加强极端天气短临预警,同步落实防控措施。三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紧盯风险隐患,组织干部专家双下沉,强化监管指导。四是进一步强化转移避险。突出江河沿线、水库下游、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高危塘坝等风险防范,确保提前转移,安置有序。五是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极端天气和强降雨过程,坚持各级党政领导坐镇指挥,部门联合值守,各级防办24小时值守调度,确保应对有序。
陈雨点:
下面,请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王胜孝先生介绍全省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情况。
王胜孝:
我简要介绍一下入汛以来全省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有关情况。
入汛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吉林省先后有136座水库超汛限水位,东辽河、饮马河、新凯河、双阳河、沐石河、小南河、哈泥河、孤山河、三统河、团山子河和兴隆河共11条河流超警戒水位以上运行。目前,仍有双阳河、沐石河2条河流超保证水位,饮马河、东辽河及其支流孤山河3条河流超警戒水位运行。全省有52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二龙山、石头口门、亮甲山、太平池、新立城5座大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1~0.6米,柴福林子等21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05~1.3米,26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03~2.12米,均在有序泄流。
当前,全省水库、堤防工程运行状况总体正常。
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水利部的统一安排,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压紧压实责任,强化防御措施,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超前部署。省水利厅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险”这根弦,始终把水旱灾害防御作为水利工作的主责主业来抓,紧盯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每次强降雨过程前,都组织召开全省水利系统视频会议,调度防御情况,安排部署重点任务。全省水利系统迅速行动、提前布防、全力应对。
二是持续开展督导检查。省水利厅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先后派出10个检查组和7个暗访组开展江河、水库、山洪等隐患摸排工作,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问题153个。组织对1460座水库“三个责任人”知责情况进行电话核查,发现问题271个,以“一县一单”形式逐库督导整改。
三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对超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发出通报23份、调度提醒27份,在强降雨来临前,全省水库水位全部降至汛限以下。提前预泄二龙山、石头口门、海龙等18座水库,腾出库容迎战洪水,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四是及时会商提前预警。根据预报,第一时间组织会商,累计召开会商会议21次,发出水情信息80期,滚动预测预报288站次,发布洪水、山洪灾害预警100期,向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3万条,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直达基层、直达责任人。
五是强化专家技术支撑。省水利厅继续保持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各级水利部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力督战。全省共组建水旱灾害防御专家队伍660人,针对多轮强降雨过程,累计派出56个专家组140人次现场指导防御工作,其他专家在岗待命,随时赴一线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防汛抗洪关键期。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紧盯雨水情,做好分析研判。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紧盯预报有强降雨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滚动分析研判,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强化上下联动和部门协调配合,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参谋部”作用。
二是紧盯薄弱环节,突出防御重点。加强水库调度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确保大坝安全。对于可能超警的堤段,组织力量增加巡堤频次,特别是重点盯防江河险工险段,一旦出险,迅速处置,做到抢早抢小抢住。突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并及时提醒地方政府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
三是紧盯责任落实,强化值班值守。各级各类防御责任人始终保持实战状态,加强值班值守,全力盯防,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以赴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
陈雨点:
下面,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先生介绍全省农田渍涝防范工作情况。
刘文国:
下面,我介绍一下吉林省农田渍涝灾害有关情况。
6月以来,吉林省多发强降水、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造成局地农田积水。据农情调度,截至7月6日,全省农田积水36.12万亩,受灾29.84万亩,其中玉米23.07万亩,水稻5.91万亩,其他作物0.86万亩。从区域看,近几次强降雨范围广,大雨暴雨落区重叠、雨量集中,主要影响吉林省中东部偏南地区的通化、四平和梅河口等市县。
为做好农田渍涝防范,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细化实化防范措施。严格落实年初会同省气象局制定的《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影响 奋力抗灾夺丰收预案》,针对强降雨过程实际情况,及时印发防范洪涝灾害、新一轮强降雨影响和农田排涝促进作物生长3个紧急通知,指导各地提前疏浚沟渠,落实机泵管带等排涝物资,做到早准备、早防范、早处置。
二是强化灾害预警。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农业农村、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起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明传电报和网络、微信、短信等平台提前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建立值班值守制度,组织各地全面排查,对调度掌握和网上反映的低洼地块积水问题,组织专家实地踏查、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加快生产恢复。
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服务。针对强降雨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组织由厅领导带队的调研指导组,先后3次下沉受灾地区进行实地踏查,督导各地加强田间管理,落实防洪排涝措施。派出“干部+专家”模式的9个技术包保指导组,深入到全省9个地区和梅河口市,共组织各地出动农技人员8128人次,采取挖排水渠、机械强排等措施,排除田间积水29.28万亩,促进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6日到8日,吉林省出现入汛以来第4场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长春、四平、辽源、通化、松原等部分县市,农田渍涝面积会进一步扩大,我们正在开展相关调查工作。根据气象部门预报,7—8月全省仍有区域性暴雨和局地强降水,可能有2个台风影响吉林省,农田积水风险较大,中西部地区还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需要严防涝旱急转。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指导推动。落实常态化分片包保指导服务机制,根据灾害发生程度,及时派出专家组,强化跟踪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各项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措施落实。
二是强化会商预警。针对后期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过程,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和各级政府协作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墒情和水情变化,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各地落实落准具体措施,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强化田间管理。针对玉米长势偏弱地块,采取追施速效氮肥、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加快作物生长发育。针对积水地块,加快排水散墒。针对受灾水田,采取“浅—湿—干”交替用水,提高地温,促进丰产稳产。
四是强化病虫害防控。继续做好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调查,加强粘虫、玉米茎腐病、大斑病、水稻稻瘟病、大豆霜霉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监测预警,因灾施策,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陈雨点:
下面,请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忠和先生介绍全省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情况。
闫忠和:
为应对本轮的强降雨,做好城市内涝防御工作,省住建厅采取了切实有力的防范措施。
一是超前工作部署,强化督导检查。针对近期雨情汛情,省住建厅对内涝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到长春、四平、辽源等汛情严峻的城市,现场查看汛期隐患排查整改、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督导各地抓紧抓实内涝防御工作。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雨前排查。今年,省住建厅在汛前重新复核确认城市排水防涝责任市长和局长56人,逐级压实防涝责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组织各地增设应急行泄通道,就地扩展自然调蓄空间,目前全省自然水体调蓄能力达到41亿立方米,人工雨水调蓄能力达到2.1亿立方米。重点对下凹式立交桥、地下空间、地铁、地下车库、综合管廊、施工工地、老旧小区、危房等风险点逐一排查,建立动态隐患清单,落实应对防范措施。目前全省共维护排水附属设施设备10.9万个,排涝泵站100余座,巡查疏通雨水管线6000余公里,排查整治城市易涝风险点110处,全部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组建抢险队伍160支1.7万人,预备应急发电机组520台、排水泵1300余台、抢险车辆1800余辆。
三是加大预警预报,强化汛前处置。省住建厅与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省应急等部门一直保持紧密的联动机制,对下提前发布气象预警47次,每次均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要求。针对近期频发的强降雨气象信息,在“吉林住建”公众号上紧急发布9条提醒措施,指导各地有效防范内涝。
下一步,省住建厅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毫不放松地抓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压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按照全省防汛工作总体部署,指导各城市坚决落实排水防涝安全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动员的城市内涝防御应急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清疏养护。指导各级主管部门持续加强雨水排口、闸门、拍门、排涝泵站等设施巡查维护,雨后及时对排水管道、雨水口和检查井进行清淤、疏通及修复。
三是进一步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盯重点部位安全风险,加强易涝风险点排查,“一点一策”落实整改措施。紧盯城市管理安全风险,清理、加固户外广告、门店牌匾,收起临时广告围挡、灯箱,防范大风暴雨可能引发的倾倒风险;剪除枯枝死树,严防砸车伤人。紧盯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加强城市供排水、燃气等各类场站和管网汛期安全防范,谨防运行中断;紧盯建筑工地安全风险,防止深基坑和隧道垮塌等事故发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撤离人员和停止相关作业;紧盯城乡房屋安全风险,及时对危房设立警示牌、警戒线及要求停止使用,坚决防止倒塌亡人事故发生。督促物业企业开展住宅小区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排水设施维护、防汛物资储备、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
四是进一步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和处置。指导各地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风险等级和启动条件,必要时要立即采取停工、停产、停运和转移避险等措施。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等相关信息,实行“一日一报”制度,及时掌握内涝情况、积水成因及应对措施等。指导地方回溯分析,梳理薄弱环节,提升防御能力。
陈雨点:
下面,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树宝先生介绍全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情况。
张树宝:
正值汛期,连日来吉林省多地已持续降雨,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重点时段。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时刻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我介绍一下全省地质灾害防御情况。
根据调查,吉林省现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529处,其中大型7处、中型40处、小型482处,类型主要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延边、白山、通化、吉林等东部山区。今年以来,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0起,均为小型规模,其中崩塌灾害8起、泥石流1起、地面塌陷1起,都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均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轻微。
年初以来,省自然资源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汛前,我厅提早谋划,编制年度地灾趋势预报,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和避险演练,会同省应急厅、气象局等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进入汛期,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发布6期地灾黄色预警,派出4个工作组,对各地开展5轮巡查督导。在自然资源部驻省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各地采取“干部+专家”模式,对重要隐患点、高陡边坡等地灾易发区和危险区,全面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按照地灾预警范围,对8个市(州)32个县市启动“叫应”机制,对市、县局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抽查;组织各地加强巡查排查,认真备战每一轮强降雨过程,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全省共发布地灾预警95次,累计派出334个工作组1899人次,排查地灾隐患3770点次,排危除险19处,组织106处隐患点356户972名群众提前转移,确保人民群众安全。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全力做好地灾防御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治责任,落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一是持续拉紧责任链条。实施扁平化管理,省级地灾工作组全时分区驻守,现场督导、科学处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领导干部分片包保,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重点地区预警响应时效。二是加密巡查排查频次。对地灾预警区域的群测群防员,逐点逐人进行“叫应”,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测。技术单位在强降雨期间紧盯雨情,靠前提供精准服务和专业支撑。三是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结合预警信息,迅速研判决策,及时提醒基层单位,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避免人员伤亡。
陈雨点:
今天的发布会就介绍这些情况,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王思博)
|